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大明·徐后传_162 (第2/2页)
了。 除了……朱棣看着隐藏在窗外乱草堆里的捕兽夹,有强行撬开的痕迹。 昨晚意乱情迷时,突然听见窗外传来一声惨呼! 朱棣和徐妙仪才如梦方醒,朱棣脸色一变,拉起被子盖着妙仪,俯身捡起散落在地上的棉袄,他最近瘦了,裤腰挂在胯部突出的骨骼上,腰际到臀部弯曲的弧线就像熟透了的、饱满的蜜桃,令人很像去啃一口。 他捡起棉袄站立,后腰中间立刻出现一个深坑般的腰窝,不过只是一瞬间,他披着棉袄遮蔽身体,抓起墙壁上的柴刀推开窗户,“是谁!” 风雷闪电中,看见了几个穿着夜行衣、带着斗笠的人翻出低矮的院墙,其中一人步履蹒跚,需要两个同伴帮忙,头上的斗笠在翻院墙时掉落,露出了比油灯还亮的光头。 “龙兴寺的和尚,估计是锦衣卫乔装的。我来凤阳打听你的下落,无意中听说龙兴寺突然多了好些不会念经的和尚。”徐妙仪也系上了衣袍,看着窗外的捕兽夹,上面的利齿还残留着血迹,很快被暴雨清洗干净了,“多亏有了这个小东西防着。” 锦衣卫暗探的“及时出现”,卧房里即将爆发的火山当头撞上了冰山,熄灭了火焰,冰火交融时腾起的烟雾如尴尬般无处不在。 两人对视一分开,并肩站在窗前看着风雨。 徐妙仪低头捏着手指,“看来你父皇还是留下情面的,派出那么人暗中保护你。” 朱棣看着暴雨冲刷捕兽夹,“嗯,他们一路上暗暗跟着我,在我晕倒时灌一点汤药参汤吊命。” 徐妙仪:“那今晚……自己人伤了自己人。” 朱棣:“他们是父皇的人,不是燕王府亲兵,不算是自己人,我不全信他们,不想连梦话都被他们听见报给父皇,这捕兽夹是防患他们听壁角用的。” 只是没想到这么快就派上用场了! “如果被他们听见……”徐妙仪想想有些后怕,洪武帝的眼线无处不在啊! “不怕。”朱棣拉着徐妙仪的手,将她拥入怀中,“我一定要娶你,我们一定会在一起的。” 当晚徐妙仪睡床铺,朱棣从厨房搬了几捆玉米杆和稻草打地铺,两人隔着薄薄的床帐聊天,不知不觉睡着了…… 春雨过后,山林冒出了不少蘑菇,徐妙仪是大夫,能分辨出那些有毒,那些可以食用,她捡了半篮子蘑菇回家,割了一块挂在厨房里的熏肉,和蘑菇同煮,当今日的早饭。 朱棣喝着清香的熏肉蘑菇汤,“没想到你除了熬药开方子,还会厨艺。” 徐妙仪从汤碗里挑了一块肉夹进朱棣碗里,局促的笑了笑,“我只会烧水把东西煮熟,凑合着能入口,其他做糕饼炒菜什么的,一概不会。” 朱棣笑道:“不要紧,我来。” 徐妙仪扫了一眼堆在墙角的农具,“你真要下地种田啊?太累了,身上伤还没好全呢。你放心,我有治病的手艺在身,走到那里都能养家糊口,以后我赚银子养家,你洗衣服做饭带……” 原本徐妙仪是想说带孩子的,想到昨晚的尴尬,赶紧低头喝汤,将未说完的话和蘑菇一起咽下去。 亲王之尊,落魄到了靠女人吃软饭的地步,朱棣有些讪讪。但自己未来媳妇有本事,文能治病,武能杀贼,哪怕沦落乡村也能过好日子,朱棣觉得很自己太幸运了,说道: “虽说你也能养家糊口,但父皇本意是发落我来凤阳耕田种地历练,体会他年轻时的艰辛,这一关只能我自己过,我已经佃下了龙兴寺的庙田,锦衣卫的和尚们盯着,不能出错。” 想起昨晚的被捕兽夹伤了腿的光头,徐妙仪无奈的点点头,“也对,你总不能一辈子在凤阳种地,春耕秋收后,皇上消气了,自然会召你回去的。” 朱棣眼神里有些许挣扎,吃过了早饭,朱棣收拾碗筷,故作轻松的说道:“你打算什么时候回京城?” 徐妙仪环视着一贫如洗的茅草房、即将见底的粮缸、脸颊削瘦的男人,她心疼的拍了拍朱棣的脸,“反正不是现在——我上山采药去了,你背上的伤还需治疗,这穷乡僻壤的连个药铺都没有,去个凤阳县城走山路要一整天,还不如我采药来得快。” 其实徐妙仪手中的私房钱能够买下整个村庄,和朱棣过着小地主的舒服日子,但锦衣卫暗探一直盯着,洪武帝这个小气的父亲若知道朱棣不劳而获,定会骂他作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