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91章 行动前夜(中) (第1/2页)
清德帝和楚皇后被草草埋葬之后,济安帝并没有让人为其立碑。 不仅如此,他还暗中派人在附近布下一张网,意图监视前来拜祭帝后的旧臣和一些怀念和同情他们的百姓。 当然,更大的目的是打算以此为饵抓捕姬凤潆和姬凤濯姐弟。 随着时间的推移,前去祭拜的人越来越少,姬凤潆和姬凤濯却从未露过面。 济安帝的心思渐渐淡了,他派去的人也一批批撤了回来。 山脚下越发荒芜,别说老弱妇孺,成年男子若是不结伴成群,也不敢往那地方去。 几年前也曾有言官上书,恳请济安帝将清德帝和楚皇后迁往皇陵安葬,险些把全家人的性命都搭进去。 自那以后,再也没有人提起迁葬一事。 文公公本以为事情就这么不了了之,没想到济安帝的态度突然间就变了。 事关重大,他也不敢插嘴,只能立在一旁做聆听状。 却见济安帝依旧看着那宫灯,自言自语道:“朕这辈子不管做出什么样的决定,就从来没有后悔过。 若是将他们迁葬于皇陵,岂不是告诉天下人,朕怂了怕了,甚至觉得自己当年错了?” 初春的夜晚依旧寒凉,文公公的额发却微微有些汗湿。 静默良久,济安帝突然转过头一把扯住他的袖子:“阿文,你是朕最信得过的人……你觉得朕是不是该立储了?” 文公公更紧张了,腿一软直接跪在地上,哆嗦着嘴唇道:“陛下……奴才只是……只是个阉人……不……不懂这些……” 济安帝松开手,温声道:“在朕身边伺候几十年,世间还有什么事情是你不懂的? 坐在龙椅上二十多年,朕连个说心里话的人都没有了……” “陛下……” “你就当作陪朕闲聊几句,便是说错了朕也不会生气,更不会怪你。” 文公公深知自己不开口是不行了,只能硬着头皮道:“依照如今的局势,立储的确可以稳定人心。” “那阿文觉得,朕该立谁为好呢?” “这……”文公公的汗珠直接砸在了地上。 在陛下身边伺候几十年,他当然比任何人都了解他的喜好。 皇子们资质都一般,但不代表陛下就没有偏好。 王贵妃深得帝心,即便如今已是年老色衰,宠爱依旧不减。 爱屋及乌,她所出的二皇子安王也是陛下最疼爱的儿子。 否则在封王赐封号的时候,怎会用那个有些犯忌讳的“安”字? 但陛下终究不是普通的父亲,立储也不能光凭自己的喜好,还得为国家的将来打算。 康王乃是嫡长子,更重要的是他有个不错的儿子。 安王世子当然也不差,但他的性格太过莽撞冲动,比起康王世子还是欠了些火候。 陛下偏疼安王世子,此次出征不利并未大加责罚,但心里已经认定了他不适合做继承人。 反观康王世子,看似是受了委屈,甚至连岳父大人都搭进去了,其心性却得到了陛下的认可。 思忖了好一阵,文公公终于开口道:“康王稳重又是嫡长,正该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