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1章 想多(一) (第2/2页)
主意了,娘说话你们也不爱听。但你哥说得对,总得先把这些书读了,随你们翅膀硬了飞哪儿去,但没读完之前,呵呵,都老实给我在家呆着!” 这也是萧氏不着急送俩儿子去太学的缘故。 有这份书单压着,小哥俩清闲不了。 至于杨荔枝,尉迟圭也格外提到了。 这表妹实在太可怜了,萧氏就留在身边当女儿养吧。过几年送一副厚厚嫁妆,给她找个好夫婿就是。 但尉迟坚的婚事,尉迟圭让萧氏绝不要沾手。 大伯那一家子的尿性他太清楚了,不管好与不好,将来总有话说。若是催逼起来,只替他准备一份聘礼便是。 信到这儿,正事就说完了。 一向少言的尉迟秀,插了一句,“二弟如今行事,倒越来越象爹了。只比爹更有决断,象外祖。” 萧氏深有同感。 尉迟炎过世时,两个小儿子还小,不太记得了。但身为长女的尉迟秀,却感情很深。 在她眼里,没读书的亲爹,可比读了书的大伯聪明得多,也更会为人处事。 但坏就坏在心太软。 总对那偏心眼的祖父和自私的大伯,诸多忍让。闹得最后自己短命,还连累妻儿受气。 但尉迟圭就不一样了。 他既学了亲爹的精明能干,行事又强悍果决,绝不拖泥带水。肯照顾可怜的表妹,也能对堂兄撒手不管。 这一点,真是随了那个铁齿钢牙的状师外祖。 只是信的最后,尉迟圭还给全家留了一句话。 “尉迟家此后在京城,宁可小错不断,绝不可毫不犯错。切记切记!” 萧氏当时就怔了。 反反复复把这句话看了好几遍,至今没想明白。 如今叫儿女女婿一起参详,这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为什么要犯错,平白惹人笑话? 这个大家琢磨半天,都看不懂了。 尉迟秀道,“要不,还是请郡主来问问?” 萧氏的脸,一下就拉了下来。 她就是不想去问许惜颜,才自己琢磨的。 “咱家都是傻子么?什么都去问别人!也不知你弟弟在匣子里装了什么。” 这,就是她的第二个目的了。 要是有人提议打开看看,那就最好不过了。 萧氏虽然没念过书,但基本的品性还是有的。 瞪了那匣子半宿,她还是没打开。 如今拿出来给儿女们看看,也是盼着有人出这个头,她就可以解解惑了。 谁知就连最叛逆的尉迟均都不去碰,“既是给郡主的,赶紧给送去呗。万一有正经事呢?” 萧氏捏捏衣袖,“我那不是……怕你哥一时糊涂,送了不该送的东西么?你们就不好奇?” “怎么可能?哥哥如今可是大将军,怎会不知忌讳,乱送东西?何况还有卫校尉在他身边提点呢。” 这是亲生的,亲生的。 萧氏心思复杂,“那万一,卫校尉忙,没看着呢?” 还是尉迟秀看出了萧氏的不对劲,“娘您是不是想得有点多了?这匣子大老远的从前线送回来,一路不知得经手多少人,真有不合适的东西,怎好往里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