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的局(1-10卷)_第574章 破纵局武王伐韩为故人秋果殉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74章 破纵局武王伐韩为故人秋果殉义 (第7/16页)

当年商君的事,我王想必是晓得的。”
  “快,有请公叔!”襄王急旨内臣。
  不一会儿,公仲侈来了。
  于韩国而言,宜阳是万不可失的,不仅仅是因为乌金。韩地被河水分为南北两片,河水之北是上党区,是韩国的发祥之地,河水之南坐拥三川,怀抱洛阳,这才是当下真正意义上的韩国。宜阳为韩国的最西屏障,宜阳若失,韩国最为富庶的三川之地,尤其是位于洛川(洛水河谷)的铁都宜阳与位于汝川的坊都阳翟,就直接暴露于秦人的铁蹄面前,再无遮挡了。
  然而,面对虎狼之秦,如何阻挡?
  关键是,一如秦武王所断,在五国纵亲之外的韩国,成了一头落单的牛!
  君臣三人愁眉不展地谋议了足足两个时辰,未能议出个所以然来。
  “兵来将挡!”公仲侈怒了,“眼下别无良策,只能拼了!”
  “怎么拼?”襄王看向他。
  “无论如何,宜阳不能失!”公仲侈接道,“宜阳现有守卒三万,外加关防兵卒两万,合兵五万。臣之意,我王可从上党调军三万,再由郑城调军三万,加上宜阳守卒,合兵十一万,可与秦人一搏!再说,毕竟我为主,得地利!宜阳城中,有人口不下二十万,苍头、丁壮不下五万,秦人要想一口吞下,没那么容易!”
  “公叔,”襄王看向他,“御秦之事,一切由您统筹!”转对冷向,“除用兵之外,冷卿可有良策?”
  “臣请使魏!”冷向拱手。
  “使魏?”襄王看向他。
  “王上,”冷向接道,“您在咸阳待过,是晓得秦人的。秦王嗜武,一旦开启战端,是要打到底的,单凭韩国一己之力,抗不住秦人。为今之计,我王必须求请援兵!”
  “可魏王他……”
  “臣请使魏,不是求请魏王,而是求请另外一人!”
  “可是犀首?”公仲侈急问。
  冷向摇头。
  “何人?”襄王怔了。
  “苏秦。”冷向回他个苦笑,“五国纵盟是在大梁签下的,就眼下情势,我王惟有恳请苏秦加入纵盟,共抗强秦,方为上策!”
  “可这……”襄王长叹一声,“唉,全怪寡人,把路走死了!”
  “臣请一试!”冷向拱手。
  “准卿所请!”襄王起身,朝冷向躬身行个大礼,“冷卿啊,寡人,还有整个韩国,这就拜托您了!”
  冷向亦起身,叩首:“臣……尽力!”
  苏秦赶往大梁,迎候使秦归来的陈轸。
  陈轸上年纪了,不胜颠簸,返程也无急务,就走走停停,过函谷后又渡河向北,回安邑怀旧一圈,在已破败不堪的元亨楼前感伤一阵,这才折返回函谷道,过境洛阳,赶往大梁。会于大梁是他与苏秦约好了的。
  陈轸到时,苏秦已在恭候。陈轸晓得苏秦关切的是张仪,遂略过使命,将他拜访张仪并带他往祭商君的事率先讲了。苏秦轻叹一声,带陈轸前往公孙衍的相府,三人就秦国之事正自议论,门人进来,递进拜帖,说是韩王特使冷向到访。
  三人皆吃一惊,面面相觑。
  公孙衍迎出,不一会儿,引冷向入厅。
  冷向显然没有想到厅中会有苏秦与陈轸,先是一怔,继而笑了,朝苏秦拱手:“韩人冷向见过苏大人!”
  苏秦回礼:“苏秦见过冷兄!”
  冷向看向陈轸。当年陈轸使秦时,曾到商君府中拜访过,二人也算熟悉。
  “韩人冷向见过陈大人!”冷向拱手。
  “见过,见过!”陈轸回礼,“眨眼就快三十年了!”
  “是呀,那辰光,我们都还年轻!”冷向慨叹。
  作为主人,公孙衍于主位坐下,招呼三人客坐,传令府宰备宴。
  “冷兄此来,真还没想到呢。”苏秦笑笑,指向公孙衍与陈轸,“不瞒冷兄,我们方才还在议论韩国的事,在下正说要赴韩呢!”
  “谢谢诸位挂念韩国,谢谢诸位!”冷向再次拱手。
  “观冷兄眉间郁结,可是有事?”苏秦凝视他。
  “秦王要伐韩国了!”冷向缓缓说道。
  “啊?”苏秦三人几乎是不约而同。
  “拜甘茂为将,起三军十万,说是攻伐宜阳!”
  苏秦看向陈轸。
  “咦?”陈轸纳闷了,“不瞒冷兄,在下刚从咸阳回来,临行前还……还到张仪府上拜望他,没听说伐韩的事啊!”
  “是陈大人离开咸阳之后才确定的。”冷向轻叹一声,悉数讲了张仪府宰小顺儿的传话。
  小顺儿是苏秦熟悉不过的人。见张仪已将香女母子并小顺儿一家安置在韩国,苏秦晓得事情严峻了,由不得看向陈轸。
  “唉,”陈轸叹道,“在下劝张仪离开秦地,嘴皮子都磨破了,可他……唉!”
  “不是他不肯走,是他走不脱呀!”冷向苦笑,“估计就这辰光,若无秦王旨令,他怕是连咸阳城门也出不去的!”
  “我晓得是这结局。”陈轸接道,“轸走遍列国,尝遍世态炎凉,比照下来,最无情者莫过于秦室。商君为秦立下汗马功劳,先秦王竟然容不下他一个全尸。莫说是商君并未造反,即便是真的反了,功过相抵,留他一命又能如何?这下轮到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