嬉闹三国_第15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1节 (第2/3页)

 曹冲对此早已考虑了许久,当即侃侃而谈:“儿臣认为,我们应该把生员按照年龄与学习进度不同,划分为外斋、内斋、上斋,各舍在分出若干小班,每个小班安排对应的太学博士进行教学。”
  “外斋的生员们主要完成基础课程,成绩合格的便可以考入内斋;内斋之中分别有专人教授天文、地理、农田、水利、军事这些经世致用的学问,生员们可以选修也可以兼修;若是到了内斋仍学有余力,那就可以考入上斋去,接触更多实用学问与实践工作!”
  “这世上有全才也有偏才,每个生员擅长的方向可能不一样,太学应当对这些未来的国之栋梁进行品行与学问两方面的考校,留待以后给他们授职时进行参考。”
  这分斋教学法出自北宋教育家胡瑗的办学经验,因为他主要在苏州和湖州开学校,所以又叫苏湖教学法。
  当时胡瑗还和正准备搞教育改革的范仲淹一拍即合,到太学也搞了这一套新方法,试图革新科举模式。
  主要目的是改变太过看重诗词歌赋的传统,增大“达世”之学的分量。
  当然,范仲淹主持的庆历新政不了了之,这些改革措施自然也不了了之。
  曹冲结合自己的想法和需要,暗搓搓把分斋教学法改头换面搬了出来,准备怂恿曹操以后选人用人首先考虑这么一点――
  他们有没有选修过一两门经世致用的学问、跟他们以后要做的事专业对不对口!
  让外行人干内行活,甚至让外行指挥内行,那都是很容易出事的!
  曹操听曹冲洋洋洒洒说了这么一通,挑眉说道:“这想法倒挺好,只是你上哪找那么多会天文、地理、农田、水利、军事这些学问的太学博士?”
  曹冲目光熠熠,毫不心虚地说道:“这不是巧了么?我一路往东走,遇到的名家大儒或多或少都略懂一二!”
  其他人纷纷朝曹冲侧目。
  要说是巧,谁会信他的鬼话?
  这小子怕是一开始就按着他这个标准去找的人!
  曹操见曹冲脸皮奇厚,一点都没有不好意思,只觉这小子是个能办事的人。
  曹操说道:“行,你回去与你老师商量个章程出来,看看到底能不能这么办。”
  曹冲小声哔哔:“儿臣才刚回来,明儿再干活吧。”
  他还没去见过环夫人和他媳妇儿呢,凭什么让他屁股都没坐热就继续干活!
  曹操一见曹冲那模样就知晓他心里在想什么,当即给了他一顿臭骂:“要不是你路上贪玩,越走越慢,太学的事哪至于耽搁那么久?你自己耽搁的事,自然得你赶早办完。”
  曹冲眼珠子一转,把“明天再干活”这个要求改了个说法:“儿臣这空口无凭的,也说不清楚那么多事儿,不如儿臣回去先拟个章程出来,明儿再拿去给老师看,这样能省不少口舌和时间!”
  他一脸的诚恳与真挚。
  “儿臣的时间不要紧,老师有那么多事要忙,可不能陪着我浪费!”
  曹操知道曹冲这是非要赖到明天不可,没好气地摆摆手道:“行了,你回去慢慢写吧。”
  曹冲一想到明天就要上班,心情十分沮丧,也不想听曹丕他们还要跟曹操聊什么事了,二话不说拔腿开溜。
  曹冲走后,曹操看向曹丕几人,骂道:“这小子满肚子新鲜想法,就是一点都不肯好好干活,没去太常几天就琢磨着往外跑。现在好不容易回来了,还想接着躲懒!”
  “仓舒他爱玩归爱玩,办正事时可从不含糊。这次他出去这么久,总得留点空闲去见见想见的人。”曹丕意有所指地说道,“过了年,仓舒也十六了,成婚之事合该准备起来了。”
  曹植在旁边听到“办正事时不含糊”,心里咯噔一跳。
  他回来后第一时间与曹操坦白了酒后失控的事。
  曹操听后反应平平,说他既然知道错了就好好反省,以后莫要再喝酒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