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臣夫人日常_阁臣夫人日常 第1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阁臣夫人日常 第19节 (第1/3页)

    夜里下了一阵小雨, 二日清晨雨已经停了,天还阴沉着。

    长宜起来坐在妆奁前面梳头,前院的小丫头进来回禀, 说都察院的御史来了保定视察,傅仲儒一早就去了衙门, 让长宜不必过去请安了。

    长宜在东次间用了早饭,像往常一样跪在蒲团上诵经念佛, 入秋后天越发凉了, 长宜诵完经, 换了一件淡青色妆花缎披风坐在窗下的罗汉床上练字。

    午后王升家的来回话, 说傅长宛从观音寺回来了, 长宜搁下笔,端了一盏茶吃, 听到王升家的回道:“二姑娘在大雄宝殿进了香,去法堂听了一会子经文, 倒是没什么异样,不过……”

    长宜见她犹豫, 放下茶盏道:“不过什么?”

    “今儿程太太也带着程公子去了观音寺祈福, 二姑娘在法堂遇到了程太太,和程公子说了两句话。”王升家的说完悄悄瞥了一眼长宜的脸色。

    傅家的下人皆知程傅两家私下定了亲事,大姑娘和二姑娘不和已久, 况且二姑娘又是薛姨娘所出, 她生母是靠爬床才进了傅家的大门, 谁知她会不会做出这种事来,底下的人也都忌讳。

    长宜眉心微蹙,问道:“可听清说什么了?”

    王升家的道:“似乎是些吉祥话,程太太当时在场, 任凭二姑娘也说不出什么来。”

    长宜‘嗯’了一声,让王升家的下去了。

    屋子里有些昏暗,木槿点了一盏灯放在炕几上,小声的道:“姑娘是怕二姑娘她……”说到这里就没有再说了。

    长宜知道木槿的担忧,傅长宛不过比她小一岁,也到了说亲的年纪,程淮出身不低,又生的仪表堂堂,姑娘家见了难免会芳心萌动。

    不过傅长宛是知道她和程淮的亲事的,她顿了顿道:“若她真生出别的心思,那真是无药可救了。”

    虽说她不怎么喜欢这位庶妹,但她们到底都是傅家的姑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傅长宛自幼跟在薛姨娘身边长大,身上难免沾染了矫揉造作的习气。

    长宜想到傅长宛素日里的作风,还真如薛姨娘一般无二,她不由皱起了眉头,想着找个时候跟父亲说一声,还是请个教引嬷嬷到府上来。

    青竺正在庑廊下看着丫头婆子们搬花,院子里有些嘈杂,长宜拿了一本《茶经》看了起来,过了一会青竺进来道:“姑娘,老爷从衙门回来了,还带回来两位县学的儒生,让李婆子带着二姑娘去了花厅。”

    长宜倒是知道傅仲儒的打算,她这个庶妹素日里虽不怎么言语,但也不是个心气低的,那些儒生未必就能入得了她的眼。

    长宜看了一会子书,觉得有些眼酸,穿上鞋下了炕,招了青竺过来:“咱们去厨房转转吧,早上的时候不是说要做菊花糕。”

    青竺笑着道:“姑娘是馋了吧。”

    长宜倒是真有些饿了,从东偏院出来,主仆二人去了厨房,却在月洞门前遇到了刚从前院花厅回来的傅长宛。

    傅长宛脸色冷冷的,看上去似乎不怎么高兴。长宜打量了一下她,见她身上穿了一件素青色绣花长衫。

    傅长宛望着长宜带笑的面容,心中很不是滋味,她们同是傅家的女儿,父亲替傅长宜挑中的人家是知府程家,而替她相看的却都是些寒酸秀才,不仅祖上没有人做官,家中也只有几亩薄田。

    父亲竟然为她相看这样的人家,傅长宛很是寒心,回到厢房,她坐在菱花铜镜前面,一脸的冷意,她可不会就这样认命了。

    八月底,桂榜就张贴了出来,程淮果然中了举人,第一百六十八名,名次虽低了些,但好歹是考中了,程家张灯结彩,在胡同里摆了流水席。程淮还要参加鹿鸣宴,一早就出发去了顺天府。

    长宜去前院书房给傅仲儒请了安,回来后早早就歇下了,次日一早长宜用过早饭,正想铺了纸墨练字,青竺却慌慌张张从外面跑了进来,嘴中喊道:“姑娘,不好了。”

    她话音未落,柳氏也打着帘子走了进来,也是一脸的凝重。“我苦命的姑娘……”柳氏走进来喊了一声,眼泪就下来了。

    “到底出了什么事?”长宜见他们这个样子,心下不由一咯噔。

    柳氏哭着道:“姑娘,你还不知道吧,外面都传开了,程公子在鹿鸣宴上喝醉了酒,从衣袖里掉出来一张女儿家绣的帕子。”

    柳氏一早起来赶街市,刚走到街头就听到这样的传闻,说好听些的就是风流韵事,不好听的就说是私相授受。柳氏一听就着急了,连菜篮子都没来得及拿,慌忙跑来了傅府。

    柳氏颤着声音问:“姑娘可是送给过程家哥儿帕子?”

    她心中既期盼这张帕子是长宜送的,又害怕这张帕子是长宜送的。若帕子是她们姑娘送的,那就是私相授受,姑娘家的闺名毁于一旦,若不是她们姑娘送的,那就是程家公子和别的女子有首尾。

    怎么样都不是好事。

    长宜也愣住了,她和程淮一向守礼,自打两家口头上定下了亲事后,连见都没有见过程淮一面,何来给他送帕子一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