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江山是本宫的了_这江山是本宫的了 第11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江山是本宫的了 第111节 (第1/3页)

    贺星回却没有做选择,而是道,“让名单上的人都试讲两堂课吧,看看效果如何。”

    有时候,自己学得好,未必能教给别人,这一点贺星回深有体会。

    譬如她和皇帝,同样是照看孩子做功课,皇帝就能将题目讲得深入浅出、明明白白,让孩子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她一讲,本来糊涂的孩子,只会更加迷糊。

    不过贺星回并不知道,这其实不是因为她讲得不好,而是因为孩子们都敬畏她,战战兢兢,自然不可能将注意力都集中到功课上。

    就算知道,或许她也会觉得亲和力同样是老师必不可少的特质之一。

    于是名单上的年轻官员们很快就收到消息,从第二天起,轮流到宫中为袁朝试讲开蒙课程,一堂课半个时辰,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科目准备。

    在家带孩子的管惊鸿听说之后,立刻向袁嘉提议,除了经学、文学、数学和科学四门主课之外,也应该给孩子安排一些琴棋书画之类的艺术类课程。

    “孩子才多大。”袁嘉无奈地扶额,“一天上两个时辰的课,就已经够多了。别的还是等年纪大一些再考虑吧。”

    说完见他十分失落,又安抚道,“放心,我已经与母后说过了,课程不多,孩子就还是住在家里。早上我顺便带她进宫,不过放课早,得你去接她回家。”

    管惊鸿顿时喜出望外,“没问题!”

    因为课程安排都相对轻松,袁朝还没有意识到这是学习,只以为每天都有不同的叔叔阿姨来陪自己玩儿,十分配合。而且上课的地点就在紫宸殿旁边的章华殿,熟悉之后,袁嘉不在场,她也不会害怕哭泣。

    十日之后,这个只有一个学生的小小蒙学堂就开课了。

    值得一提的是,阿喜和贺子越夫妇都入选了讲师。贺星回见状,索性让阿喜把她的孩子也带来,跟袁朝做个伴。

    被选中的讲师里,只有她家里有适龄的孩子,其他人纵然羡慕,也无可奈何。

    说来也怪,皇朝有了第三代之后,那些原本对储位空悬颇为担忧的大臣们,突然就安定了不少。他们未必能猜到贺星回心里的想法,或许只是觉得经过这件事之后,她的区别对待已经非常明显了,不用明确的表态。

    其实贺星回只是从来没有考虑过第二代,一早就打算好要从第三代之中选人。

    这将会是一个日新月异、变化无数的时代,而引领一个新时代,做出开创性改变的,永远都是能够迅速接受并跟上新思想,敢想敢干敢拼的年轻人们。

    如袁嘉这一代,他们从旧时代走过来,光是接收无数新东西,就已经费去七八成的精力。只有在新时代里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才能够完全地融入这个时代,不畏惧变化和挑战,继承她的思想和意志,并在此基础上开拓进取。

    未来当然是不可控的,可能是沿着贺星回所知的那条道路一直往前,也可能走上其他的岔路,甚至有可能会历史倒退。

    她所能做的,只是尽可能地营造一个更好的环境。

    因为她相信,亲眼看见过文明火光、甚至亲手点燃过那些火焰的人,不会有几个愿意倒退回蒙昧之中。

    当一切成为大势所趋,倒退的可能就会无限变小。

    此外,从稳定方面考虑,一个年轻的君主,只要不早逝,若能在位四五十年,始终贯彻相同的意志,便能将现在蓬勃发展的一切都变成最基础的、理所当然的东西。在这个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时代,可以避免频繁更换人选所造成的内耗。

    最后还有一点,那就是贺星回希望打破“嫡长继承制”,将才能作为选择的标准。

    这种变化看似会造成动荡,但反正嫡长继承制也没有稳定到哪里去。不如把竞争变成明面上的、良性的较量,总比暗地里互相使绊子甚至栽赃陷害杀人放火强。

    ……

    西北,银州。

    经过大半年的努力,银州城已经修建好了一部分,虽然还没能全部完工,但已经有一部分人搬进了新居。

    在集体举办的乔迁宴上,这批特殊的居民忍不住潸然泪下,痛哭失声。

    因为他们的祖辈,就是旧银州城的居民,在战争之中被掳掠至草原上,成为奴隶。一部分人不堪受辱,自我了断,一部分人遭受折磨,很快因病痛去世,却还是有很少的一部分人,顽强地生存了下来。

    他们在胡人的地界上劳作、耕种,成亲生子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