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的科举路_第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节 (第1/4页)

    ??不过转念一想也是,父母都是为自家孩子操心的,要是让他她家孩子出门带个垂髫孩童,她也老大不乐意。这到底谁照顾谁啊。

    ??何奶奶沉默了一会儿,说:“那咱们是不是该把礼物准备的再厚实些,这回,着实太麻烦他们家了。”

    ??“没事,大丫既然主动跟我提的这事,证明她在高家说话还是很有威信的。咱们多多教导似飞,让他去了县城后别给成安表哥惹麻烦,听话,少说,多做事,多学。”

    ??老两口嘀嘀咕咕说着,何似飞一边吃,一边慢慢理自己的思路。

    ??此前四年,何似飞只知道他有一位嫁的不错的姑奶奶。就算没有洪水,对方家底也比他们何家要殷实许多。如今何家可以说家破人亡,与姑奶奶家里的情况就更是天差地别。

    ??直到昨天,何爷爷才将姑奶奶家里的情况详细说了一番。且不说高家那数十亩的良田与主街的两个铺面,单单是镇上那三进的大宅院,就得价值约莫一百五十两银子。更别提,这些还只是明面上的财产,随便打听就能知道的。高家私底下置办的东西外人根本不可能知晓。

    ??何一年说这些的意思并不是让何似飞心安理得的投靠‘有钱亲戚’,他希望何似飞能明白他们家与高家的巨大差距,日后去了县城,不要被纸醉金迷给迷花了眼。他们家没有与其他人家相提并论的资格,因此,千万不能乱花钱。要一心当好书童,努力认字、练字,这样以后回到上河村,可以帮村民写信,帮村长登记名册等等,一年能赚个几两银子,养家糊口不是问题。

    ??至于何大丫姑奶奶在高家的地位——她相公五年前去世,她从那时便成了高家年纪最大、辈分最高的老太太,并且她一直拿着高家的公中账本不松手,因此,她在高家说话还是很有威信的。

    ??吃碗馄饨,何奶奶去布庄买了两匹细棉布,一匹白色,可以给何似飞做两身里衣,一匹宝蓝色,打算给他逢个厚实的棉袄。

    ??而何似飞则被爷爷带去镇上的书肆,本来想给他买点中等的文房墨宝,让他更有动力学着读书写字。但一问价格,何爷爷就沉默了。

    ??何似飞对这价格也毫不掩饰自己的惊讶。

    ??一刀最便宜的黄纸居然都要四百文,而中等品质的宣纸,那得二两银子。在这个时代,一两银子等同于一吊钱,也就是一千文。虽然说大部分情况下,带着一千文在钱庄并不能换到一两银子,一般得再加个二十文的‘手续费’才能兑换,但民间估算银钱,就按整数计算的。

    ??何似飞此前并没有刻意去关注爷爷奶奶这四年能攒多少银钱,毕竟他们一直生活在偏僻的村子里,周围青山绿水,百姓们种田自给自足,家里还养了五只母鸡一只公鸡,过年能开个荤。这样的日子根本不用花钱。

    ??就是因为这种清贫又安逸的日子,让何似飞有种置身于世外桃源的感觉。相比于末世那种过了今天没明天的生活,何似飞真的觉得这里就是天堂。

    ??地位、人脉、名声、财帛,上辈子的何似飞都在算计多年后得到了。

    ??因此,这四年来他一直在修身养性,慢慢调整自己的精神情况——在世外桃源里,不用算计、谋划、挖空心思去寻找某个救命的药或者氧气。他只需要种好田,让自己一家人能吃饱就好了。

    ??哪想到,他爷爷奶奶考虑的长远——单单能吃饱可不行,以后娶了媳妇儿,生了崽崽,家里人口多了,单靠一个人种田,是养活不了一家子的。

    ??这样的考虑虽然与何似飞的意愿相悖,但何似飞经过四年来的修身养性,已经能很好掩盖骨子里的疯狂与偏执。他有时候想到上辈子临死前,自己扛着病痛,扛到几乎七窍出血,扛到五脏六腑都移了位,他依然疯狂的想要多活一天、多活一秒。换做这辈子悠闲的他,可能就听天由命了。

    ??听天由命……

    ??何似飞在心里轻笑一声,悠闲的时光真的会慢慢将人骨子里的疯狂给完美的遮掩起来。

    ??要是换做上辈子的他,听到要去县城给人当书童,很可能直接撂挑子跑进深山,自己一个人过自给自足的生活。可在这世界生活了四年后,他居然只是稍微在言语上反抗了一下下,就答应下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