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酿山河_春风酿山河 第1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春风酿山河 第17节 (第1/2页)

    哼,他在陈郡时还督促我,说若不早完婚,恐怕我明年膝下尤空虚呢。

    长公主说着,恨得直咬牙:也罢,这么多年他唯认了你,也只能如此了,总之,你听懂我意思,往后要快马加鞭,多多益善,明白否?

    闻言,我顿感压力山大,也唯有诺诺称是。

    第五十二章

    长公主所料不错,王玙此去宫中,不光带来了封我为乡君的敕令,还带来了一道赐婚的圣旨。

    此圣旨一下,大小世家为之动荡!

    乡野皆言,从未听说谢二夫人有女儿,直到谢家人站出来作证,言明家中幺女身子骨弱,一直托庇于佛堂,直至及笄了才带回洛城,与王家三郎也是青梅竹马,感情甚笃。

    有关王谢通婚的流言四起,没过多久,又因新帝大选的风波而隐没,渐渐无人提起了。

    距离婚期愈近,继谢二夫人送来嫁妆后,不知从何处又送来了一台妆奁。

    上下二层,皆是最时兴的华胜宝钗,打开最下层的妆柜,里面却是一件鲜红光艳的嫁衣,从襟连袖,绣满了百子千孙。

    我捧着那奢华的嫁衣,只觉舌头打结,根本说不出话来。

    哟,今日不做水鼠了?

    见我神色惶恐,王玙从旁提示:此皆是长公主的添妆。

    此时此刻,我心情微妙复杂,难以用言语表述,收好嫁衣,便被王玙带去长公主面前,恭恭敬敬地行拜礼:谢小君。

    话刚出口,却被他肘了一下,连忙又改口:谢长公主。

    身边人闻言嘶了一声,两指掐住我腰间嫩肉,我嘴唇一哆嗦:谢、谢母亲。

    这回,总算是对了。

    长公主自是含笑默认。

    许是因王玙多次当面问我政见,她对我渐渐改观,此嫁衣便是她对我进一步认可的体现。

    回到我的小耳房,我扶着腰委屈:你掐我做什么?

    王玙见我眼含泪光,连忙伸手给我揉着痛处:郎君给你揉一揉。

    只是揉着揉着,手便渐渐换了地方。

    窗外月光似海,螽声细细,风打着转儿旋起细浪,我们鼻尖碰着鼻尖摩挲,像两只从未亲近过,却再也不能相离的鸟儿。

    对方衣襟微敞,两痕远山似的锁骨,令我沉没其中,流连不已。

    郎君让我多看几眼。

    为何?

    须知今日见到,明日未必还能见到。

    说什么傻话。对方不以为然地嗤了声,起身吹灭了灯,一头滑凉的墨发缠绕着我,丝丝缕缕,如同百结不散的柔情。

    郎君让你日日见到。

    灯暗了,月光却穿门过户,似水流泄,有一丝半线漏到床畔,如华,更如练。

    春风酿醉了山河,这轮月,终是落在了我怀中。

    第二卷 番外卷

    第一章

    晨光熹微,空气清凉。

    只闻窗外鸟声清润,又是一日和畅。

    我披衣下床,推开厢门,面前是那熟悉的白兰小院,玉色花瓣纷扬飘落,宁静、安谧,仿佛风波初定。

    两名小童正跪在沙地中央玩耍,俱都垂髫,玉雪可爱,轮廓五官也有几分王玙的影子。

    我转向旁边随侍的女御。这是谁家的孩子?那女御见我一脸迷惑,似有些惊异:两名小郎君,皆是女郎的亲生子。

    ……我的亲生子?

    那他们叫什么名字?

    长子名宣,次子名宜。

    ……是吗。

    两名小童见我拘束地站在一旁,纷纷上拉住我,口中连声唤着母亲。

    而我不知为何,心中忽然对他们充满了怜爱,莫名便被拉上了竹廊,一路向远处的小亭行去。

    路遇甲士皆是退让行礼,口中唤着夫人。

    我忍不住看向身旁女御:他们为何唤我夫人?

    女御垂头敛目,口吻恭敬。夫人就是您,您就是郎主之妻呀!

    ……

    穿过鸣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