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风雨下西楼_汴京风雨下西楼 第1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汴京风雨下西楼 第18节 (第1/3页)

    幸而春日晴朗,不曾给朝云再添梧桐细雨的惆怅。

    她有自己闯路的勇毅,瞎走一通,虽越走越深,却不曾停下。

    她自顾自走着自己的路,丝毫不曾发觉,身后跟了一个人。

    他已经跟了她许久了。刚见到她在梧桐林时,便觉得奇怪,怎的这种地方会出现一个小娘子。于是默不作声地跟了她一会儿,见她蒙头乱走,便知她是迷了路的。

    本想叫住她,由自己带她出去,可又想再跟着她,看看她什么时候能找着路出去。

    小娘子往东走几步,他也跟几步。只在她身后,不叫她察觉。而后,她又往西胡乱走去。他轻笑,觉着她今日是难以再出去了。反正他也空闲,不妨再跟着。

    有趣。

    郎君随着朝云走了许久,始终都默不作声。

    直到他见到这小娘子从地上捡了一颗小石子,又走到一棵梧桐树边,抬手,打算在树上刻点痕迹。

    他这才出声阻止:“那是御树,官家亲种的,劝你不要动手。”

    声音响起,荡在林中,幽然而清晰。

    朝云猛地转头,看见一位通身着戎装的郎君岿然立于她三丈远处,双手负于身后,看着她。

    甲胄锃亮,腰刀纹虎。

    手中本要刻树的石子停在了半空,张嘴想说话,却也发不出声音。

    那人瞧见了,问:“你是喑人?”

    朝云心想:不是!我才不是不会说话的喑人呢!她摇头,又指喉咙,费力说出一个“痛”字。

    那戎装郎君便心里有数了,快步向着朝云走来,边走边问:“你喉咙不好,说不来话是么?”

    朝云点头。

    郎君越走越近,在她一丈远处停了下来。“今日金明池宴,小娘子怎的会在这里?”

    许是见朝云年幼,那郎君同她说话也轻柔,不见他戎装满身的粗气。

    走得近了,朝云也能看清这郎君的容貌。该是个年且而立的人,眉目有神。块头比她兄长更高些,也比她兄长更壮些,立在一丈外,似座山矗在她面前。

    仰头欲言,终也无言。

    郎君又问:“你是演女戏的么?”

    朝云讶异地点头,双眼瞠然,看着他。似在问他怎的知道的。

    他晓得她在奇怪些什么,先解释道:“如你年纪的小娘子,要么在宝津楼上看戏,要么是来演戏的……怎么走到这里来了?”

    朝云心里想:你这样问我,我也说不了话答你呀!

    可她正想着,见那郎君竟然半跪了下来,对她道:“若是说不了话,能轻声说么?我听着。”

    我听着。

    朝云忽然鼻头一酸。

    她的确没法用喉咙说话,但轻轻的气声她还是能说的。不想这郎君竟然体谅她,无缘无故的,就能半跪于她面前。

    她凑过去,小声道:“我与人走失了,误入了这里。我走不出去,就想刻树为志……”

    小声,是因为咽喉只让她这样说话。

    郎君便看着她。

    女儿家低语轻诉,眼下微红,总是惹人心怜。

    他也温声细语:“走不出去,要不要我带你出去?”

    不敢高声说话,生怕这小姑娘觉得他一身军戎不是个善人。本朝崇文,除了家门有武学渊源的女儿,没有哪家小娘子会正眼瞧一个满身麤糙的匹夫。

    他不知道,朝云方才心里想过:这人怎的脸上无须呢?若是有须,说话声再粗壮些,便像个威武的大将军了。

    但朝云这念头当然也只是一闪而过,听见这郎君说“带你出去”,瘪瘪嘴,想着:若你不来,我刻了树,说不准也能出去了。可她已经在梧桐林里走了太久,那点勇毅和耐心几已耗尽。若再走不出去,怕是姐姐和姨母都要急坏了。

    于是,看着这郎君,她点了点头。

    朝烟与魏国夫人在船上刚跑出八个人的时候,还在说“云儿说不准是像方才扑旗子那样,在最末出场呢”。可等女戏全然结束,鼓声停了,船也开走了,她终于晓得了事情有不对。

    今日过来,身边只带了燕草一个。因她难以自己走开去,只好让燕草从宝津楼悄悄下去,去女戏准备的彩棚里找找,再各处问一问,看看朝云在哪里,又是出了什么事。她忽地想起了去岁,盛夏时节父亲带着她和朝云一道来过金明池。那次,朝云差点掉进水里,却说了句“善泅者勇”,想着自己也下水试一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