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_第二十章 贬值的秦半两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章 贬值的秦半两 (第2/2页)

及新任内史韩谈便前来启奏。

    经历过赵高之乱后,大秦三公九卿被进行了一次大换血,其中新上任的治粟内史赵孟原本是都内令丞,不属于赵高一党,再加上为人也十分谨慎细致,于果便将其提拔为了新任治粟内史。

    而内史则不同于治粟内史,它其实是指国都咸阳加上附近一些县所组成的一片地区,类似于后世的京兆尹职位,而这也是一个相当要紧的职位,因此也被换掉,新任内史韩谈也是于果亲自选上来的官吏。

    三人同时前来禀告,想必应该不是小事。

    等到三人陛见行礼后,丞相子婴这才禀告,原来前些时日说的盐铁专卖制度,他们已经弄出来了一个基本规划,需要得到皇帝的肯定才能推行下去。

    于果接过来丞相子婴的呈递的竹简,仔仔细细看了一遍,不得不说,子婴在对盐铁专营制度的理解是非常到位的,他认为在推行盐铁专营之前,需要先掌握关中的人口,再根据人口总数制定盐铁的产量以及价格。

    子婴认为,如果官府生产了太多的盐,势必会影响到盐的价格,从而无法扩展新的财源,可如果官盐又太少,老百姓为了活下去又肯定会去买私盐,必须要达成一个平衡状态才行。

    为了保证制度稳步推进,这一规划会先在内史以及咸阳城实施,而内史则要防止一些人制造私盐来谋利,同时治粟内史也将会配合进来。

    于果看完了整篇规划后,便点了点头,认可了这一方案。

    只是此时的他忽然想起一件事,道:“今年可有行钱?”

    所谓行钱,就是指发行新货币。

    子婴顿时一愣,便拱手道:“今年自然是有行钱。”

    于果沉吟了一番,道:“将最近十年的行钱都拿过来,朕要看看。”

    尽管不明白皇帝到底是什么用意,但是很快便去取钱,仅仅只是过了片刻之后,便有十分鱼贯进入殿中,手中还各自捧着一个盒子,里面放着一枚秦半两。

    自秦始皇统一以来,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连同六国货币也一并废除,规定黄金为上币,铜为下币,即半两钱。

    于果走到最前方,他取出了盒子中的秦半两,放在手中掂了掂,便将它放了回去,紧接着走向下一个盒子,同样取出了里面的秦半两,放在手中感受了一番。

    等到所有的秦半两都被他放在手中感受了一遍后,于果不由得叹气,原来这些钱虽然形式上都是统一的半两钱,可实际上大部分钱的大小轻重都不一样,钱径均比以前标准钱范显著变小。

    这还是国家发行的标准钱,更不用说那些私人民间的铸钱,恐怕是五花八门什么都有。

    当然,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就是朝廷没有钱了,不得不利用这种方式来搜刮民财。

    在秦始皇晚年时期,由于连续大肆兴作,积蓄消耗殆尽,国库基本上已经陷入空虚,再加上胡亥继位以来,以空前的盛况埋葬秦始皇,使得钱财用之如泥沙,早已经入不敷出。

    在这种情况下,倘若继续用原本的钱范铸钱,现有的铜料根本就不够用,朝廷只能另造钱范,变换版式,改铸轻钱,也就是用原始通货贬值的方式,将成本转移给民间百姓,以增加财政收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