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了樱桃,绿了芭焦_红了樱桃,绿了芭焦 第1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红了樱桃,绿了芭焦 第19节 (第1/3页)

    1988年青豆还干了半件大事——她成功交到个笔友。

    顾弈的邻居叫朱洋洋, 笔友当然不是他,青豆可不会笨到交这么近的笔友,笔友就应该是遥远的。只是,此人在青豆交笔友这件事上至关重要。

    朱洋洋深居简出, 刻苦用功, 考上了南城大学。虽然这片住了好几个南城大学的老师, 比如顾弈他爹顾燮之,但是家属院这片的大学生依然是非常稀有的。

    他成为了家属院这片小孩膜拜的对象。

    他的成熟稳重不仅显示在学习成绩和言谈举止, 还写在了脸上。

    朱洋洋长得很老成, 15岁就架上了啤酒瓶底厚的眼镜,先是金边圆框的, 配上他的圆脸还挺文气,青豆说他像徐志摩, 他很满意,一度为这个身份酷爱读诗。也许梦想过做一个坏男人, 但目前生命的长度还未见此端倪。

    后来那副眼镜不够负载他的用功, 调高度数后, 他换了副黑圆框眼镜, 青豆说他像胡适, 他也很满意,开始写作和批判。

    他考上南城大学机电系后, 一直给南城日报和南城晚报投稿, 据说一年稿费都够学费了。

    也就是说,他不仅考上大学, 还在大学期间获得了财务自由。这简直不可思议。

    青豆带着小本去讨教心得, 洋洋哥哥说, “要给报纸期刊投稿, 就先练习,我就是高中时候交了笔友,训练表达笔触,把自己的想法具体成文字传递出去......”

    后面的话里,他罗列了一些成功发表的文章以及报纸上豆腐块大小板块的诗歌。但青豆没听进去,她在“笔友”那段成功走神。

    青豆强迫顾弈和虎子对着报纸中缝找笔友的信息发出讨论,然后精挑细选,一人抄了个地址,说要开始写信。

    其实这件事只有青豆有热情。虎子不爱写字,顾弈没有感情,只有她精力充沛的同时还感情丰富。

    第一次写信应该是初一,她写了一封信,等了半年,没等到回应。事后她非常心疼平信的邮票钱,也后悔没有备一份。那封信可是耗尽了她的辞藻与感情,居然说丢就丢了。

    寂寞的年轻人有无处发泄的倾诉欲。若不能发明骚,那找张纸发暗骚完全是情有可原。

    青豆以为,这就是中国日益上升的教育水平与不够完善的通讯水平的矛盾。

    如何解决这个矛盾?

    确实得找个人说。但他们是文化人,可不能像村口的狗子,随便遇见条狗子就在路牙子当中闻屁股、乱吠,得有相同的狗语基础和匹配的崇高理想。

    青豆又去找了一次洋洋哥哥,他说,报纸交笔友变数确实多,要么你就在期刊上找吧。期刊上也有征笔友的信息,而且,阅读同一期刊,就是有共同品味。

    有道理。

    青豆在他家翻了三本文学期刊,认真透过文字甄别笔友的合拍度,最后青豆摇摇头,说没有合适的。

    朱洋洋笑她,找笔友又不是找对象,你想真多。

    青豆想的确实多,她发现期刊上的笔友信息都是外省的,外省寄信可贵了,这一来一回太费钱了。不行。

    朱洋洋毕竟成熟稳重,在知道青豆的心思后,从师弟那儿给她拿了份南城师大附中的校报,上面有一个版面登载了本校笔友信息。

    青豆找了一个笔名叫小桂子的。洋洋哥哥又笑她,怎么找个太监。青豆觉得,在一众雪松、迎客、飞鹰、中华龙里面,小桂子最可爱。

    她兴冲冲点灯熬油,面对窗上一条四脚蛇,写下千字长信——关于鹿鼎记、关于虎子的改编以及她对小桂子隐晦的喜爱。

    冬去春来,半年过去了,这封信一直没有回音。窗上的四脚蛇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