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了樱桃,绿了芭焦_红了樱桃,绿了芭焦 第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红了樱桃,绿了芭焦 第1节 (第1/3页)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作者:金呆了

    【文案1】

    1990年青豆高二,她问顾弈借海鸥df-1相机,准备秋游拍她喜欢的男生。虎子趁他俩斗嘴,按下快门,青豆与顾弈剑拔弩张的画面一帧定格。

    1992年青豆大一,顾弈送她去学校,被要求带上相机。校门口,青豆恳求路人给她和大学门牌合张影,顾弈两手抄兜,小流氓似的不耐烦等候状态入了镜。

    1995年青豆怀孕,顾弈拿出她渴慕许久的海鸥df-1相机,说送给她。青豆手掌一甩,相机落地。

    磨花的镜片在阳光下产生炫光效果,像朦胧的岁月般,影影绰绰。

    2013年某影展上,“中国照相机” 展厅内展出了海鸥df-1。一对气质卓绝的夫妻站在展柜前,亲昵地定格在炫光镜头里。

    【文案2】

    相机是90年代初的奢侈品之一,一台相机几乎抵一成年人全年劳动所得。

    与当下主流的树脂镜头与工程塑料时代的气味相比,海鸥df-1玻璃镜头的光学素质和特殊的金属气味是独属于二十世纪末的味道。

    于顾弈而言,程青豆也曾是他的奢侈品。

    【文案3】

    吃吃喝喝,吹吹牛皮,谈谈恋爱,吵吵闲架,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三五狗友,一个爱人,

    讲犟嘴牛(顾弈)和哼哼鸡(程青豆)的小半辈子。

    #闲趣、群像、人与时代互为镜像

    #任意“雷点”读者慎入

    内容标签: 年代文 时代新风

    搜索关键字:主角: ┃ 配角:程青豆,顾弈,还有一群人 ┃ 其它:

    一句话简介:我被青春撞了一下腰

    立意:改革开放春风拂大地

    ?? 卷一-冬天的故事 ??

    第1章 1990之前

    ◎流光容易把人抛1◎

    #楔子

    忘归潮

    日本访学期间,程青豆从友人那里学到一个词——忘れ潮,可以译作忘归潮。

    友人形容这个词为记忆的滩涂。涨潮时,巨大潮水扑向海滩,等汹涌褪去,留下一个个掬水的浅坑,细细一看,坑里残留着不知哪阵浪卷过而留下的螃蟹、海螺、贝壳、海星、小鱼、小虾......

    那阵浪潮后留下的小水洼,就叫忘归潮。

    整理个人摄影集时,青豆受此启发,思前想后,将自己的人生照年份划分,按时代顺叙。

    自序里,她文艺腔地写下:我和这个世界用力地相爱过,争吵过,撕心裂肺,四处逃遁,最后,我复制了我过去最烦听到的“算了,都过去了”,将和解粘贴。

    写的时候热泪盈眶,工程浩大地整理完影集回头再读,抖落一身鸡皮疙瘩。

    程青豆想,她这种死文青,好像一辈子都在和自己的矫情病作斗争。回头望去,似乎只有情绪核/爆雁过留痕。

    她的忘归潮,当初看是如此惊天动地,二十年后,摆在大时代背景下,可以说是也无风雨也无晴。

    交稿前,程青豆平静地删掉略显沉重又不知所云的文艺腔,轻快地将心中的尾声敲在了开头——

    “谨以此影集,纪念我和我的九十年代”。

    #01虎子

    七岁那年,青豆害瘟。找人“收精”、“叫魂”两年未见好转,风水师傅说新房横梁压顶,为形煞,不利孩童生长。

    是以,她九岁随二哥出码头到小南城,果不其然,人肉眼可见精神许多。

    二哥程青松忙他那些见不得光的生意,分/身乏术。

    那些年“消失”的孩子走马灯似的出现在街头的寻人启事、报纸的中缝上,程青松怕青豆被拍花子的拐走,便给青豆划了块地,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