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帆_第三章:朝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朝堂 (第2/4页)

较为熟悉,在他的指点下,杨帆暂时挑选了一百名铁匠、五十名木匠,另外还要了几名杂役。待选完人员后,杨帆又要主簿陪自己到军器监的作坊看看,杨帆想选一个较为理想的研制场所。在参观了铁器作坊和木器作坊之后,杨帆决定把场所定在一个较大的铁器作坊,一来铁器制作工具不好搬迁,二来那作坊面积很大,不但可容纳下新来的工匠,还有几间闲下来的房间可作试验室。定好后,杨帆下令,自己所选人员,明天辰时来此作坊集合开会。

    等一切安排妥当,杨帆才同主簿回到军器监。邓之纲已命人准备了官服,还将一间空房打扫出来作为杨帆的办公室。杨帆看了看,道声感谢,两人便找了些别的话题聊起天。正聊着,一名杂役跑来报告,说是太尉府有人找杨少监,邓之纲连忙说声“快快有请”。

    来的是太尉府的一个官事,见了杨帆施礼道:“我家太尉命我来请大人前去三元楼赴宴。”

    “知道了!”杨帆有些无奈,这官场应酬多看来古来已久,自已开始还觉得这是了解目前社会的机会,可现在连续三场也有点撑不住,心下禁不住抱怨——为什么有事非得在酒桌上说呢?

    同邓之纲等人作别,登上太尉府的马车,杨帆便又一次来到了三元楼。

    进入雅间,除了高俅高太尉外,还有一个人,三十多岁的样子,一身儒袍,长相文雅。看到杨帆进入房间,两人起身相迎,高俅哈哈地笑道:“子航快过来,我给介绍下,这位是翰林图画院张择端张大人,乃是我大宋画界才子,楼观、屋宇、人物等画的栩栩如生,大宋无人能出其右。”

    “久仰,久仰!”杨帆抑制住心里的激动道,对张择端他的确可以“久仰”,大名鼎鼎的《清明上河图》自己在中学历史上就曾学过,它的作者正是这张择端。

    “太尉过奖,让杨大人见笑了。”张择端谦虚地道。

    “咱们不要客套了。”高俅又接过话,“子航啊,今天我将你那大华足球的折子呈给了皇上,因为这文字毕竟抽象,皇上便命张大人,根据你所叙述,画了两张图,你且看看与那大华实物可有出入。”

    说着高俅便命人将两幅画放在了桌子上。杨帆过去一看,其中一张画的是后世足球比赛情景,只是人给画成了宋代人的模样,叫大华蹴鞠图;别一张画的是一个足球场,绿色的场地,白色的界线,都与现代足球场地很像,只是四周看台坐位很少,图上同样有命名叫“绿茵大球场”。

    “这大华蹴鞠图非常形象,而这绿茵大球场的场地与大华并无差别,只是四周看台的座位太少,容不下很多观众。”

    “噢?那大华的足球场有多少座位?”张择端问道。

    “正规比赛用的场地,小的不低于两万,大的可达八万。”

    “请杨大人细说,我便重新再画这绿茵大球场图。”张择端坐下,命人去取纸笔颜料。

    张择端不愧为大宋建筑画的名家,在杨帆的解说下,一幅新的绿茵大球场图很快跃然纸上,虽比不了后世电脑做的立体效果图,但也基本把现代足球场的样子形象地体现了出来。

    待杨帆点头表示满意后,高俅命人端上酒菜,三人入座开席。

    又是一番觥筹交错,大约晚上九点来钟的时候,三人酒饱饭足,各自回家。高俅是坐轿来的,杨帆乘太尉府的马车而来,张择端则是乘的自家马车。在高俅吩咐车夫送杨帆回神霄宫时,忽然问道:“子航可看好了宅子,总不能老住在道观?”

    “回太尉,这几天忙的很,还没有来得及去看。”

    “哈哈,子航勤勉任事,不负皇命,老夫甚慰。宅子的事便包在老夫身上。”

    杨帆本想婉拒,这人情有点大,而历史上高俅也不是什么好鸟,欠了他的人情少不得要受制于他。可是高俅说的霸道,不等杨帆说话,便上车离去。

    翌日清晨,杨帆早早醒来,洗了把脸便到外面活动身体。时下正是阳春三月,外面道路两旁的树木已绽出新叶,偶尔几株院落里的杏花探出院墙,整个一副春意盎然的画面。杨帆呼吸一口新鲜的空气,伫足远眺,豪气顿生:这是自己来到大宋正式工作的第一天,大宋的改变从今天开始!杨帆沿道路跑了大约两公里,路边开始繁华起来,各种商铺陆续开门,路边空闲处也排满了赶早市卖东西的人。杨帆找了个小吃摊,要了包子和混沌,慢慢吃完便向回走去。到了神霄宫,换了官服,跟宫里借了辆马车,便向昨天看好的铁器作坊驶去。

    等到了作坊的时候,大院里已来了很多人,三三两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