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御用闲人_第十一桶 第三百二十一碗 斗智斗勇 姜还是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桶 第三百二十一碗 斗智斗勇 姜还是老 (第1/3页)

    正月初五,林冲岳飞等人已经回到京城,惟有萧充迟迟不见踪影。但云州离北京很近,不过一天的路程,他就是今天早上动身,傍晚时分也能到,还不能最后下定论。其实王轼也不怕他飞上天去,更不怕他带兵回京。林冲岳飞的部队已经靠近北京城,那可是高祖皇帝一手缔造的南府铁骑,萧充要是真不自量力拿鸡蛋往石头上撞,也只能由得他来了。

    不过王轼还是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毕竟自相残杀不是什么痛快的事情。军队的职责应该是保境安民,抵抗外侮。

    天策府邸坐落在北京城东北角,衙门不大,至多也就是京中小康之家的住所一般。但它的权力却是极大的,有了皇帝的许可,统兵发兵都由天策上将一句话。最特别的还在于,它不但掌管马步军,还掌管水师部队。

    王轼正与天策府内与众将商议军队改革的问题,几位大将军收到命令的时候,都以为这改革军队不过是一个说辞,没想到,威王是动真格的。王轼也不是发人来疯,突然想起裁军来。而是这次吐蕃之战让他深刻的认识到,兵贵精,而不在多。前朝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兵越多,国越弱,朝廷把钱都拿去养兵了,结果训练不当,战斗力上不去,号称两百万雄师,却一再败给金辽两国。

    “眼下,我们马步军共计一百余万,其中黄河以北就占到了六成。过去北方战事频繁,保持庞大的常备军是必要的。但时过境迁,天下渐趋和平,国家应该把更多的精力和银钱放到国内建设上来,裁军势在必行。当然,小王年少无德,各位都是小王的前辈,吃的盐比我吃的米还多,我也很想听听诸位的意见。”王轼坐在这里很突兀。因为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是久经战阵的名将,个个威武,杀气腾腾。

    可他偏偏面白如玉,坐在一群貌似老大粗的将军们中间,真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不过将军们没有一个人敢小瞧他,倒不是因为他拥有王爵,也不是因为他是顶头上司。原因就在于,这个小子是韩毅的得意弟子,又是武备学堂高材生,还在吐蕃打了一场让人匪夷所思的胜仗,尽管到目前为止,都还有人对“八百壮士扫平吐蕃”持怀疑态度。

    “王爷,请恕卑职直言,您的话虽然在理。但眼下国家太平了,难道就要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吗?裁军不是不可以,但这是不是就意味着从今以后,国家不重视军队建设了?”说这话的人是岳飞。记得以前,就有人提醒过他,说他不会做官。现在他有四五十岁了,没想到,还是没有学会做官。当然,这里的官是指那种“八面玲珑,明哲保身”。

    王轼倒很欣赏他直爽的脾气,军人就应该是这样子的,点了点头表示赞许,而后解释道:“非也,裁军不是不重视军队建设,而是为了更好的建设军队。我们把裁下来这部分军队所占用的资源用到保留军队的训练和生活保障上来,提高训练质量,改善官兵待遇。这样岂不是一举两得?”

    “那敢问,依王爷之见,这军要如何裁?裁哪些军种?又裁哪些卫戍区?裁下来的部队又如何安置?有没有一个大概的数目?”这是西北军提拔不久的指挥使,虞允文。也是一员名将,年少有为。

    王轼摇了摇头,笑道:“本王从来没有打算要一蹴而就,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要分阶段完成。现在就是希望商量出一个大致的方向来,我个人的打算是,汰弱留强,裁老留壮。最终的目标,是国家保持一支八十万人左右的常备军。其中马步军六十五到七十万,水师部队十到十五万。”

    此话一出,满座皆惊!四十万人的裁军指标!这意味着,全国有三分之一的军队要被裁撤掉!而更让人意味的是,“重灾区”居然是人数最少水师部队,王爷最多竟然有可能要裁掉一半水师!

    这时候林冲有些坐不住了,裁军他是支持的,因为他常年呆在军中,知道现在的军队规模的确是庞大了一些。裁撤马步军他没有意见,可最多裁掉一半水师,这可不行。

    “呃,殿下,我说两句。”林冲插话道。

    王轼陡然间来了精神,于公于私,林冲的意见他必须重视。遂说道:“王爷请讲。”

    “裁撤马步军我认为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但水师部队兵力本来就少,若是大幅度裁军,恐怕要影响到战力。还有,不知王爷是否有所耳闻,先帝在世时曾经说过,中国的未来不在陆上,而在海上。”林冲可以说是王轼的老前辈,甚至可以说是长辈,但他说话时语气很谦和,一直用商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